景龙二年除夕,唐中宗李显在皇宫内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,与众多大臣一同欢庆新春佳节。宫殿中乐声袅袅,丝竹声声环绕,众宾客举杯畅饮,气氛欢愉而热烈。席间,觥筹交错,笑语不断,现场充满了欢庆的气息。
皇帝神采奕奕,兴致高昂地与大臣们频频碰杯,交流甚欢。忽然,李显起身开口说道:“诸位爱卿,过去一年里,诸君勤勉尽责,涌现出不少忠心耿耿的臣子。今日朕特意设宴,以示嘉奖!”话音落下,宴席上的喧闹声渐渐消退,众臣屏息凝神,既激动又好奇,纷纷猜测皇帝将以何等赏赐褒奖他们,心中暗自期盼自己是否会被恩宠眷顾。
李显见众臣期待,继续说道:“你们定然猜想朕将赐予何物?今日朕赐予的,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!”这话一出,大臣们顿时胃口大开,皆觉皇上的赏赐非同小可。然则,席上那些有家室的大臣却暗自愁眉不展:若得此美人归己,如何安置?家中妻子岂能容忍?又恐这美人实为皇帝的眼线,时时监视自己言行,令他们心生疑惧,觉得这份“恩赐”不啻于加身枷锁。
展开剩余85%正当众臣纷纷揣摩,皇帝见状笑道:“爱卿们心思朕已洞察,既有忧虑美人难以安置者,也有垂涎欲得者。你们大可放宽心,朕绝不会将美人赐予已婚有家的臣子。”话音刚落,李显提高嗓门宣布:“这位美人将赏赐给仍处单身的臣子。”随后,他目光转向窦怀贞,缓缓说道:“窦爱卿,朕听闻你丧偶多年未续弦,家中孤寂,恐影响政务。朕特为你挑选此美人为妻,你看如何?”李显脸上带着真挚的笑意。
窦怀贞仿佛天降馅饼,震惊之余又满心欢喜,难以置信自己竟获皇帝如此重视。他环顾四周,感受到众文武百官或嫉妒或疑惑的目光,心中得意洋洋,仿佛前途一片光明。立刻跪下,声音微颤地恭敬答道:“谢皇上厚恩!”一边答谢,他一边暗中观察四周,满怀期待地等待佳人现身。
诸大臣面面相觑,脸上写满疑惑。他们私下议论,认为窦怀贞此人不乏争议,不仅性格狡诈,而且为人趋炎附势,尤其擅长讨好韦皇后。有人心中嘀咕,李显虽与韦皇后曾是患难夫妻,但当下局势已不同以往,窦怀贞对韦皇后的谄媚更是令人侧目。
李显作为武则天的第三子,是被母亲重点培养的皇位继承人。两位哥哥早逝,他顺利登基。然而,武则天对他的评价并不高,曾一度废黜他。李显被废后与韦皇后相依为命,等待复辟机会。终于,母亲晚年之时,借助朝中重臣力量发动“神龙政变”,逼迫武则天禅位,李显复位。韦皇后也重登后位,夫妻荣华复现。
然而,李显性格怯弱,惧内如其父李治,不善独揽大权。虽重立韦皇后为后,甚至破格封其父为王,却未能控制权力实质。韦后野心勃勃,逐渐涉足军国大事,依仗亲家武三思势力,掌控朝政,成为权倾一时的女强人。李显虽不甘,却能力有限,眼睁睁看着韦后与亲信联手蚕食皇权。许多权臣为攀附韦后,巴结阿谀,窦怀贞便是其中典型。
窦怀贞出身显赫门第,曾任县令,步步晋升至越州都督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。初时为官清廉,执法公正,深得民心与朝廷嘉奖。但官场腐败风气渐侵,窦怀贞逐渐迷失本心,开始迎合权势者,阿谀奉承以求升迁。随着武则天被逼退位,李显复辟,他敏锐察觉韦皇后是朝中实权掌控者,便全力讨好其门下。
为了讨好韦后,窦怀贞甚至自降身份,避讳其父韦玄贞的名字,彰显自己巴结的决心。此举虽令名誉一落千丈,却也令官职节节高升,最终官至御史大夫,成为朝中权重。唐朝时“都督”职责类似现代纪委,窦怀贞通过韦后扶持,迅速晋升中央官员。
得知皇帝赐予窦怀贞美人,群臣难掩惊讶与嫉妒,纷纷注目期待。李显挥手示意,一位身穿鲜红长裙,手持折扇遮面女子,缓步从屏风后缓缓走出。她身形婀娜多姿,步态轻盈曼妙,窦怀贞心跳骤然加速,热血沸腾,恨不得立刻将美人拥入怀中。
依礼俗,新郎需吟诵《却扇诗》方可令新娘揭扇示人。遮扇不仅掩盖新娘羞涩容颜,更防邪气侵扰。唐代李商隐的《却扇诗》尤为著名,诗中意境优美,寓意新郎应珍视新娘真颜。
窦怀贞激动念罢诗篇,凝视新娘面容,却见女子粉黛浓厚,却难掩额头深纹,明显年岁不轻。其容颜虽含羞似少女,细看却露真实年龄的痕迹。窦怀贞心中如坠冰窖,表面笑容难掩内心失落与无奈。
中宗见状问道:“窦爱卿,可对朕赐予的美人满意否?”众官员面露忍俊不禁之色,却不敢轻举妄动,纷纷将目光聚焦窦怀贞。令人惊讶的是,窦怀贞竟能镇定自若,再次跪拜谢恩,称赞新娘美貌无双,令人折服。
李显见其模样,忍俊不禁,笑声爽朗,仿佛在观看一场滑稽表演。对于这个无底线的小人,皇帝当场痛快地羞辱了一番,心中大快人心。窦怀贞得此“恩赐”,夜不能寐,明白这是皇帝的戏弄,却不得不强颜欢笑,以示忠诚,奏章上还落款“国赩”(乳母夫),以讨韦后欢心。
窦怀贞的忠诚实属利益驱使,表面讨好实则权谋算计。他最初押宝韦后确有远见,但随着政治风云变幻,韦后被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推翻,窦怀贞的命运急转直下。
韦后被杀后,窦怀贞迅速行事,果断除掉与韦后家族有关的妻子,随后携头颅归顺新主,恢复原名,切割韦后关系。尽管如此,他声誉已坏,遭贬至地方,幸免于难。
窦怀贞未吸取教训,转而投靠睿宗李旦之妹太平公主,借助她的权势重新晋升,最终官至宰相、尚书左仆射,封魏国公。但这全靠太平公主提携,失去靠山后命运堪忧。
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,政治博弈激烈。李隆基掌控御林军兵权,实力强劲,太平公主虽拥文臣支持,却无兵力,难敌李隆基。最终,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,废黜太平公主,夺取皇权。
窦怀贞押错宝,再次成为政治牺牲品,深知自身难逃厄运,选择自缢身亡。死后李隆基命人将其首级斩下,更改其姓为“毒”,以示惩戒。
窦怀贞的悲剧昭示了官场险恶,投机取巧虽能一时得势,却难逃政治风暴的洗礼。他以生命为代价,提醒后人:仕途多险,投机需谨慎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